小型全自動制丸機由出條和制丸兩部分組成,其工作流程、結構特點及應用優勢如下:
一、出條部分
1.功能與作用
物料擠壓成型
將混合均勻的藥粉或顆粒通過螺桿或輥筒擠壓成連續的條狀物(稱為“條料”),為后續制丸提供均勻的原料基礎。
調節條料粗細
通過調整螺桿轉速、壓力或模具孔徑,控制條料的粗細和密度,確保制丸效果一致。
2.核心結構
進料斗:容納藥粉或顆粒,配備攪拌裝置防止堵塞。
螺桿推進系統:通過旋轉螺桿將物料向前輸送并壓實。
出條模具:決定條料形狀和尺寸,通常為圓形或多邊形孔徑。
壓力調節裝置:控制擠壓力度,適應不同物料特性(如硬度、黏性)。
3.技術特點
自動化控制:通過變頻調速調節螺桿速度,實現條料均勻輸出。
適應性強:可處理多種物料(如中藥粉末、化工顆粒、食品原料等)。
清潔便利:模塊化設計,出條部件可快速拆卸清洗。
1.功能與作用
條料分割與成型
將出條部分產生的連續條料切斷并搓圓,形成符合標準的藥丸(如球形、橢圓形等)。
丸重控制
通過調整制丸刀輪間距或搓丸速度,精確控制藥丸重量和直徑。
2.核心結構
制丸刀輪:將條料切割成固定長度的段塊。
搓丸裝置:通過旋轉摩擦將段塊滾圓,形成光滑的藥丸表面。
篩選機構:自動篩選不符合重量或形狀標準的藥丸,確保成品一致性。
收丸裝置:收集合格藥丸并輸送至包裝環節。
3.技術特點
高效成型:刀輪與搓丸裝置協同工作,實現高速制丸。
精準控制:PLC或觸摸屏控制系統可設定丸重、速度等參數。
多功能適配:支持不同規格藥丸的制作(如微型丸、大蜜丸)。
三、小型全自動制丸機整機優勢
1.自動化程度高
從出條到制丸全程連續作業,減少人工干預,提升生產效率。
2.體積小、節省空間
適合實驗室、小型藥廠、診所等場景,便于移動和操作。
3.操作簡便
觸屏控制界面,參數預設與實時監控結合,無需專業培訓。
4.合規性與安全性
符合GMP標準,關鍵部件采用食品級或醫用級材料,避免污染。
